Monday, November 18, 2013

两天之内 美国对华舆论大转调

信源:中评社|编辑:2013-11-17
就在两天之内,美国舆论评判中国未来改革和发展方向的调门,从批评到赞扬,从负面到正面,出现了几乎180度的大转弯


中国改革蓝图包罗万象,美国媒体积极评

两天之前,中共183中全会的5千字公报发布后,美国外交学界和媒体反应平平,甚至难掩失望之情,主要是觉得公报讲的大原则空泛,除了成立国安会引人注目,美国人最关心的国企改革、金融开放着墨不多

时代》周刊网站13日刊登其在亚洲工作了16年的记者舒曼写的文章,大标题言之凿凿:中国领导人错失创造经济历史的良机,关键的共产党会议结果显示,北京看不到重大经济改革的必要性

美国国会众议员、国会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之一拉森当时就对公报里少提国有企业改革表示失望。他对中评社记者说,希望卢财长和拜登副总统访华时能多谈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意义,尤其是要对国有企业的扭曲市场的作用继续表达关切

两天之后,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公布,两万字60点改革内容,让不少美国专家学者大跌眼镜。15日美国主流媒体都在显要位置报道中国放松一胎化政策,废止劳教制度,承诺国有企业改革,加快金融领域开放。用的最多的词是罗万象sweeping)、雄心勃勃ambitious)、出人意料surprising)。

样是《时代》周刊,同一个记者,令人惊讶地写出了调门完全相反的又一篇文章:中国经济改革比任何人意识到的都要包罗万象,誓言的改革比先前预示的更丰富,更有力

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财长雅各布.卢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后,以雄心勃勃来形容中国的改革议程。他说:方向具有重大意义,但改革的特色与步骤也很重要。

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李成认为,这是中国20年来最市场化和最全面的改革一揽子计划,尤其是推进司法独立的具体步骤更令人鼓舞。路透社指出,北京宣布30年来最大胆的一整套经济和社会改革计划,有助于驱除人们对中国领导人对改革兴趣不大的疑问,显示了习近平的控制力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人习惯于透过固定的棱镜看中国,很多时候观察中国现象,如雾里看花,隔靴搔痒,忽热忽冷,左右摇摆。许多主流学者和记者至今仍是意识形态至上,常以美国的标准来看待中国的事情。以最新公布的中国60点改革计划为例,内容确如媒体报道的罗万象雄心勃勃,但美国媒体当天连篇累牍报道的集中于两件事:放松一胎化政策,废止劳改政策。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15日一下午的新闻节目,不断重播:中国单独妇终于可以生二胎了,中国臭名昭着劳教制度终于废止了,并请人权活动人士连线点评。其它媒体也一样,当天打开英文网站,满屏说中国,说的主要就是这两件事。
虽说这确实是两件重大的政策变化,媒体报道的总体调门是积极的,也有助于改善美国受众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观感,但媒体面对如此浩大精深的中国改革蓝图,只盯在这两件事上,眼光未免太狭窄,思维未免太自我

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改革,不仅将决定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方向与动力,也因中国的快速崛起势必对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中国金融改革预示着全球经济广泛的变化。这种定义并没有拔高,这也是美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最关注中国金融改革与市场开放的原因所在


中国改革是艰巨复杂浩大的工程,每一步改革的推进都会遭遇巨大阻力,中国改革进程必然还会坚持渐进主义。如果因为媒体一时的积极调门,而过份提高美国人对中国改革进度的期待值,到时候难免又会掉进从希望到失望,从热情到灰心,从赞扬到指责的窠臼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